Title
簡介
國家整體數位轉型的推動,不僅限於網路、資通訊等硬體設備的更新,國家社會成員整體數位能力、認知及素養的跟進,以及數位資源的公平分配,也是數位轉型成功的關鍵要素。而數位包容(Digital inclusion)指用來建立一個沒有差別待遇的資訊社會所推動之所有政策與活動,強調要創造為全民所共享之資訊社會,並重申需透過更強而有力的公共政策方案,以減少特定群體之間的數位機會差異。我國為縮短國民數位落差,長期藉由數位機會調查,追蹤國民數位發展現況,作為數位平權推動的參考依據。其中針對中高齡、原住民、新住民、身心障礙者、婦女及低收入戶等族群,透過數位機會中心的成立,促進電腦與網路資源近用並提供資訊課程培訓已有相當成果。至2019年,我國民眾上網率達到86.2%,行動上網率也有84.4%,家戶連網率更首度突破九成,顯見國民對使用網路科技已有普遍接受度。
人才培育方面,除透過中小學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、高中職區域推廣中心之成立,以及基礎資訊科學相關教學活動,普及新興科技認知,亦促進大專院校與企業合作開設數位經濟課程,創立產學研共育人才機制。更結合民間訓練單位辦理物聯網、智慧機械、大數據等相關數位課程,鼓勵在職勞工學習數位技能。這些推動成果已逐步塑造我國「從校園到職場」的數位轉型人才培育鏈,將數位化相關基礎概念透過教育方式融入國民思維。
2020年COVID-19疫情爆發後,校園與職場數位轉型又面臨新階段的考驗。為有效對抗緊急重大防疫事件,校園及職場的工作運行,必須能夠在實體與虛擬環境之間彈性轉換。同時,國家社會成員的數位能力,除了展現在既有常態運作環境之外,也需確保在特殊緊急事件的應變上,需具備足夠的韌性,例如:防疫期間善用遠距教學或遠距工作設備的能力,以及對虛實整合校園或職場的適應力。當然亦須有足以因應之設備、技術或網路能量,以承受即時且大量的數位應用需求。
因此,本方案將以越偏鄉越數位,推動數位平權,推升數位能力為目標。推動重點將從數位科技人才的培養,進一步連結整體社會數位能力與包容度強化的面向,包括「數位科技接受度或認知之普及」、「數位應用能力之深化」與「資訊素養之提升」,且持續朝向數位機會平等之目標邁進。同時,為能夠有效提升人民生活福祉,使人民切實感受到數位化對生活各面向的益處,有能力並且願意實際參與其中。「數位包容」主軸將強調以「人」為本的數位轉型,關注社會各年齡層、各領域之不同族群,進入智慧社會所需要具備與提升的特質或能力,並適時關注數位人才工作環境與權益保障,以促使人民得以順利、無障礙、無隔閡的邁向全面數位化、智慧化的未來社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