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G 技術推動有助於機器對機器(Machine to Machine,M2M)連接,以及創新物聯網(IoT)平台和服務的推出,其中 IoT 強調低功耗、廣域連接等特色,即支援 IoT 部署所需關鍵要素為更低功耗、更寬無線管道。
- 連網技術應用場景普及,才有機會被廣泛利用
在 IoT 時代無線通訊系統將涵蓋 5G 與低功耗廣域網路(Low Power Wide Area,LPWA)。LPWA 實現須具備低電力、寬廣覆蓋率、低成本,加上如 LoRa、Sigfox、Wi-sun,皆不用許可證,只需要遵守一定的發射功率(一般低於1W),不要對其他頻段造成干擾即可,而不同的應用場域可做交叉應用。
目前全球電信營運商積極升級 4G(LTE)技術,並擴大 IoT 應用規模,包括從資產管理、供應鏈物流、基礎設施到環境監控等。以美國廠商 Comcast 為例,其參與 IoT 網路佈建(M2M 網路),並用於環境監控、資產追蹤、照明控制和公用事業計量等案例。AT&T 和 Verizon 則於 2017 年推出涵蓋全國範圍之 LTE-Machine IoT 網路,除布局網路連接外,更轉向平台和服務的推出,目前 Verizon 已在遠端訊息處理和車隊管理上得到成果,2017 年 IoT 相關營收達 15 億美元。
而 T-Mobile 和 Sprint(Softbank)皆專注推動 5G 無線網路的 IoT 服務。日本 SoftBank 透過 ARM 晶片布局,公布 IoT 相關發展計畫,其中一個項目為 Trillium 安全框架和 IoT 處理器,旨在為網路帶來機器學習和神經網路功能的邊際運算運用,Project Trillium 兩個產品,分別為 Arm ML processor(專為機器學習需求所設計)與 Arm OD processor(用於辨識人類與物件)。
- 不論通訊技術演變為何,仍須回歸最基本的用戶需求
5G 技術最終目的分為兩部分:1. 在消費者端達成便利、滿足、安心與快樂;2. 在企業端則為提供對產業的貢獻、解決社會問題、地方再造與商流擴大。5G 具有高行動速率、低遲延時間、超高速通訊速率、高佈建密度、大量裝置連結、一致性用戶體驗(Quality of Experience,QoE)及綠能等優勢,可解決社會問題,包括年長者行動問題(地方環保議題)、工作方式的改變(透過機器人完成常態性的工作)、農業場域應用(以日本為例,農業人口都中,60% 為 65 歲以上人口,30% 為 75 歲以上人口)、防災(如土石流、地震預防)等。
然而單一創新技術(如 5G)無法解決所有問題,因此需透過最適之有線與無線技術來達成,隨著有線與無線技術規格持續翻新,並加速朝向融合設計,未來將支援更高速連網及更低功耗的 Always On 運作模式,可望驅動更多 IoT 應用成形。
日期:107-06-08 資料來源:Tech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