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資料來源:聯合報>
全球貿易處於嚴峻狀態,以貿易為經濟命脈的台灣該如何因應?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十四日在華府表示,貿易量下降主要是商品,未來巨大的商業利益將不是硬體上的交易,而是服務、訊息上的交易,整個經濟發展面向可能要轉往數位經濟。
國貿局昨天表示,「台灣早就被影響了」,近年我國出口表現沒有以前好,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全球需求減緩。至於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因素,影響台灣起碼三年以上;未來經濟部除了鼓勵廠商產業轉型,也會輔導打入新興市場,例如今年十月委託外貿協會成立國際行銷中心,輔導有潛力的廠商拓銷國際市場。
中經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指出,除了經濟學人所指出的結構性因素,非結構性因素也很重要。現在正值美國大選,瀰漫不確定風氣,也讓廠商對於投資、貿易等需求持較為觀望態度。加上歐盟也有歐債、英國脫歐及難民等問題,並非是貿易的好時機。
龔明鑫十四日出席華府一場台美數位經濟合作論壇,他會後受訪指出,世界貿易組織(WTO)的貿易數據,(成長)下降的主要是商品貿易數字,未來跨境交易可能更多是透過網路、數位、服務交易;未來趨勢走向,巨大商業利益並非硬體上的交易,而是在服務、訊息上的交易,或金流活動。
龔明鑫表示,這一次到美國華府參加數位經濟論壇,討論的議題包括數據、金流等,以及跨境活動是否可以去除掉一些不必要的障礙,這可能是將來經濟成長最大的動力來源,所以整個經濟發展面向可能轉往數位經濟。
龔明鑫表示,東南亞國家很多基礎建設還需要幫忙,而這些基礎建設與過去的發展方向不太一樣,也許能同時進行數位經濟和物聯網等;台灣剛好有些基礎,如果能與美國等先進國家整合發展,可以將解決方案運用於東南亞國家。
資料來源:聯合報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