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院長蘇貞昌今(4)日主持「行政院科技會報第17次會議」,希望透過與會科技委員的指教,強化國家整體科技戰略,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效能,會中請各部會對於相關政策、法規等配套要大膽調整,隨時滾動式檢討,也請中央研究院持續指導,並與民間企業連動,符合其人才需求。
蘇院長指出,蔡英文總統上任3年多來,內閣團隊全力盤點科技計劃佈局,面對全球創新與創業、新興科技產業的快速競爭,行政院明(109)年度整體科技預算(含前瞻特別預算)共已擴大編列1,208億元,較108年成長5%,顯示政府對於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視及決心,在政府和全體國人共同努力下,台灣經濟也逐漸好轉,主計總處最新公布今年第三季GDP成長率為2.91%,今年前三季皆為亞洲四小龍之首。
蘇院長表示,台商回流熱絡,國內外企業紛紛加碼投資台灣,讓台灣連續兩年獲「世界經濟論壇」(World Economic Forum, WEF)評比為世界四大創新國之一,他上任後簽署的第一份公文,就是核定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期計畫,10年投入251億元,表示政府對科技發展計畫的重視,今年9月我們也已經核發出第一張自駕車試車牌,加速推動無人載具發展,並完備頻譜政策,加速台灣進入5G世代。
蘇院長聽取科技會報辦公室「重點產業創新方案階段成果」報告後表示,蔡總統上任以來,推動數位國家.創新經濟(DIGI+)及「5+2產業創新」政策,整體推動進度已有相當成效,請主責部會持續深化、落實推動外,也就委員提出應該重視及注意的部分外,也請適時將相關的亮點成果對外說明,同時也讓外界瞭解政府每年投入科技預算,對產業界與民眾帶來便利與效益,請吳政忠政務委員持續督導,強化科技計畫之後續追蹤管考,落實政策目標。
蘇院長聽取國發會「數位經濟及AI對社會影響與因應策略」報告後表示,數位經濟與AI的影響正在發生中,相關部會要更精進、更進一步掌握,確實因應,在策略與做法上都應該隨時滾動檢視,我們不一定是AI強國,但是要能夠繼續擴大國家力量,並且創造相關國人福祉。
針對與會委員就「AI及新興科技數位人才培育結果」討論案所提寶貴意見,蘇院長表示,台灣土地小、資源稀少,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,靠的是人才。但世界變化很快,人才培育要不斷與時俱進、終身學習,因為現在不是慢慢來的時代。
蘇院長指出,政府能夠做的不僅是投入預算,還包括很多法令或政策,其配套措施如何調整,才能吸引人才來,我們要與世界競爭,人家怎麼做,我們也應該要快速進行。相關部會調整規定或策略,都必須大膽地大步調整,才能吸引國際各方面的人才。
蘇院長強調,今日與會的民間委員本身都承擔相當大的責任,而且跟國際競爭,所以他們的資訊是最實在,也最實際,對國際的情況也最了解,請各部會特別重視,並且多一點請益,平常也多一點互動與聯繫,讓政府隨時更新,同時也請科技會報辦公室就本案繼續管考。
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親自與會並在會中發言指出,政府對數位經濟及AI對社會的影響問題,已有初步認識,這是很可喜的。但是報告所指數位經濟與AI替代了許多就業機會,也會產生其他就業機會,他認為是錯覺,因為新的就業機會是給不同的人,甚至在不同國家,長期會產生失業問題,而解決的辦法是教育及訓練,從教育提升人才;人才培育是所有產業和企業都要面臨的問題,政府要幫中小企業設想,例如與工研院、資策會等組織合作培訓等。
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會中提出,台灣應該要成為AI輸出國,運用教育把軟體、解決方案做到非常好,AI最後的決勝點就是商業模式,我們要翻轉出AI的商業模式,成為AI強國。此外,人才的產出也很重要,科技部及教育部培育出優秀的工程師或優秀創業家,兩邊要一起發生,我們才有AI經濟模式。
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也表示,他在Google工作進入第4年,台灣是Google亞洲最大、美國以外第三大研發基地,雖然台灣面臨少子化問題,人才培育是他看到台灣的新機會,現在年輕世代偏重AI與軟體,導致半導體與IC人才出現斷層,可能解決做法就是跨領域式訓練,在立足半導體跟IC設計優勢之外,同時著重AI與軟體。此外,透過國發會及各部會的努力,台灣新創確實有做起規模了,但如何與國際接軌,例如我們的生意怎麼在日本發展,工程師創業怎麼在日本落地,台灣非常缺乏國際營運與銷售人才,我國在發展新創產業時,也應思考國際營運人才如何布建的問題。
日期:108-11-04 資料來源:新聞傳播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