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(BTC)昨(4)日開幕,今年鎖定數位醫療與再生醫療。政務委員吳政忠表示,BIG DATA(大數據)是王道,異業結合將成趨勢!專家認為,台灣醫療病歷雖有電子化,卻沒有資訊結構化,未來是產業營運模式的改變,新的機會會從跨界中衍生。
吳政忠表示,從工業社會跨入網路社會,影響非常大,產業和整個社會系統行為都進入大顛覆,健康照護等傳統醫療產業的邊界會越趨模糊,而醫院將是生醫產業應用的最大場域,利用很多醫護人員的經驗回饋帶來的創新,會有很大的機會。
他強調,在網路社會中BIG DATA(大數據)才是王道。台灣有全世界最好的健保制度、最優秀的醫師人員,若能將31家醫院的BioBanks在未來二、三年串聯起來,展現聰明醫院效益,那麼台灣的生醫產業將會有全新不同面貌。
台灣人工智慧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杜奕瑾指出,目前微軟、Amazon、Google等國際大廠,在人工智慧領域都已在台灣落地扎根,加上台灣擁有最好的醫療資料庫,擁有全世界最強的ICT產業、雲端能力與未來的5G環境等,未來如何整合健保資料,並與醫療院所串聯起,將創造無限商機。
中國醫藥大學副院長趙坤山則直言,台灣要面對醫療數位的盲點,現階段電子病歷的大數據,是僅有電子化而非資訊結構化,未來必須串聯不同醫院,結構化數據及區塊鍊的基礎才能促進AI生醫的應用。
上騰生技顧問董事長張鴻仁也呼應指出,所謂醫院資料的結構化,講的是EHR或EMR(電子病歷),美國是透過政府的力量給予醫療院所誘因,積極推動,而台灣也需要國家的力量進行整合。中華民國創投公會理事長黃翠慧也認同並指出,澳洲政府亦是強制推動電子病歷,讓EHR成為共同語言。
趙坤山認為,台灣生醫產業鏈結完整,需求端必須與使用端鏈結在一起,使用者變發明者、創新者,來發掘未滿足的醫療需求。
日期:107-09-05 資料來源:中時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