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112/04/11
資料來源:行政院新聞傳播處
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(11)日出席「未來城市 淨零轉動—台灣城市淨零治理論壇」時表示,「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」是我國推動2050淨零排放「十二項關鍵戰略」中的重要策略之一,預估將帶動民間投資約375億元,創造產值約9千億元。政府積極推動綠色運輸,除透過疫後特別預算編列200億元,補助平價公共運輸通勤月票外,亦積極打造電動運具的友善環境,相信電動運具將會是臺灣下一個兆元產業,政府也會盡力將產業所需的關鍵技術納入產創範圍,並建立誘因,提升電動運具的使用,以逐步邁向智慧城市的目標。
鄭副院長指出,淨零轉型及數位轉型是臺灣目前因應氣候變遷最重要的兩項目標,而未來的發展往往取決於現在,因此為達成「2050淨零排放」目標,國家發展委員會於去(2022)年底正式公布我國淨零轉型的2030年階段目標,希望穩健、逐步推動減碳工作。
鄭副院長表示,今日論壇主題聚焦在智慧移動與電動機車等綠色運輸,相當具有意義,因為臺灣約有1千4百萬輛機車,機車密度居全世界前茅,而一般認為機車是影響交通碳排、城市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,但臺灣卻能善用這項條件,發展以電動機車等綠色運具為主的城市運輸方案,並持續提高民眾搭乘公共運輸的誘因,殊值肯定。
在提升公共運輸使用方面,鄭副院長指出,政府推動平價公共運輸方案主要有三大目的,包括:提高公共運輸的使用率、降低上班通勤族的負擔,以及方便民眾移動至其他城市,協助都會減壓等。鄭副院長進一步表示,政府於「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案」中,編列200億元預算,以3年為期,補助公共運輸通勤月票,而全臺22縣市中,目前已有20縣市提出相關方案,其中北北基桃推出的1,200元通勤月票,預計今(2023)年7月1日上路。未來也希望能夠搭配YouBike共享單車、電動機車等綠色運具,完善公共運輸最後一哩路的缺口。
另外,在推廣電動機車方面,鄭副院長指出,他擔任桃園市長8年任內,大力補助市民購買電動機車,並推出各項優惠方案,使設籍在桃園市的電動機車數量迅速突破8萬輛,同時也積極打造電動機車的友善環境,包括在公有建物及停車場等處廣設充電樁與換電站,提供不同種類的電動機車充電。鄭副院長強調,民眾購買電動機車除考量售價外,資費方案及其他支出亦為一大關鍵,因此未來在補助電動機車方面,除了購車補助外,亦可研議相關優惠措施。
鄭副院長強調,「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」是我國推動2050淨零排放「十二項關鍵戰略」中的重要策略之一,預估將帶動民間投資約375億元,創造產值約9千億元。電動機車的車用智慧控制系統、電動機系統、電池系統及充電系統等四大系統,都是臺灣的強項。惟目前發展電動車最大的技術門檻是電池及高性能馬達,我國電動機車使用的電池多以中國或日本製為主,成為臺灣發展電動運具的一大瓶頸,因此政府會加強此一方面的投資與發展。
鄭副院長表示,臺灣在ICT產業具有非常完整的生態系,成為發展智慧移動產業的隱形優勢,例如電動機車即結合物聯網、GPS、5G、人工智慧、雲端、大數據等科技運用,讓騎乘電動機車真正達到「智慧移動」目標。以Gogoro共享機車服務「GoShare」為例,政府在3個月內即協助該服務落地上路,民眾運用GPS即可找到租借機車、電池充電站、換電站的最佳路徑及位置,減少移動的耗損,同時透過電動機車回傳的大數據,保險公司也可根據駕駛行為決定費率,因此千萬不可低估「智慧移動」產業的價值。
鄭副院指出,「智慧移動」產業未來也可與「智慧城市」整體發展進行連結,雖然這條路仍漫長,但每座城市都很努力發展各項應用,例如桃園近年來在推動電動機車政策上,即扮演領航者角色,同時也推動智慧交通安全路口相關計畫,在交通要道導入人工智慧(AI)及科技設備,自動偵測行人與車輛,以減少交通事故發生。此外,為打造國內友善電動運具的使用環境,政府未來也將繼續加速綠能基礎建設,包括提高既有建築物設置充電系統誘因、建立安全規範等。
最後,鄭副院長指出,他到中央服務後,投入相當多心力,持續盤點各式政策,除了希望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外,亦盼能增加國內電動運具產業的優勢,進而呈現臺灣特色。他相信電動運具將會是臺灣下一個兆元產業,因此政府會盡力將產業所需的關鍵技術納入產創範圍,並建立誘因,提升電動運具的使用,以逐步邁向智慧城市的目標。致詞結束後,鄭副院長也與天下雜誌共同執行長吳琬瑜等貴賓合影,為論壇揭開序幕。